- 杂色蛤科技小院揭牌
5月6日,辽宁东港(长山)杂色蛤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丹东盛海食品有限公司举行。仪式上,校企双方签署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杂色蛤科技小院是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和生产组织为特色,解决科技与产业脱钩、人才和企业脱节、需求和市场脱离问题,集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服务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辽宁省科协、渤海大学、辽宁省农技协、丹东市科协、东港市科协和水产品外贸企业协会为“科技小院”共建单位,将致力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东港人才凝聚、杂色蛤精深加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入住“科技小院”团队主要任务是将渤海大学水产品加工研发成果在小院试验示范,同时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形成可推广和借鉴模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东港发展。2022年以来,东港先后获批设立“科技小院”3家,探索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各科技小院以项目合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入驻专家和科研人员作用,开展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为东港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撑。东港杂色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是全国最大的杂色蛤生产基地。此次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将积极开展杂色蛤产业技术服务与研究,强化技术难题攻关,促进人才团队培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东港杂色蛤产业价值,“科技小院”将成为东港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作者:张瑞
05/11 - “公积金+”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年初以来,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公积金+窗口”“公积金+银行”“公积金+互联网”等举措,打造公积金业务“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模式,不断提升公积金领域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公积金+窗口”举措实施之前,贷款人在公积金中心结清贷款后,需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排队叫号办理抵押注销业务。为让群众少跑腿,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效整合跨部门业务数据和办事流程,开展“公积金+不动产抵押登记”联办业务,实现了商品房(期房)贷款从抵押登记到抵押注销“一窗通办,一次办成”,贷款全流程“一站式”办理,真正让群众办事“零跑腿”。为一进步拓展公积金服务渠道,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与各受托银行合作,充分发挥银行优势,采取“公积金+银行”,将公积金业务办理延伸至受托银行各网点,使企业和群众能就近在银行网点办理公积金业务,打造“家门口的公积金”服务体系,实现公积金服务“就近办”。此外,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突出网办优势,拓展线上服务事项,深入开展“公积金+互联网”线上不见面服务,依托信息数据互联共享、打造话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网上业务大厅、自助智能终端等服务高效化、管理安全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将“线下办、人工办、窗口办”变为“线上办、自助办、不见面”,通过线上“零材料”“零审批”,提升智慧便捷服务能力,助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作者:张丽娴
05/11 - 缤纷色彩点亮广场群众文化
5月6日—7日,连续两天18点,在春意盎然的鸭绿江畔演艺广场,来自丹东市各县(市)区的27支合唱、广场舞文艺团队,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两场精彩的文艺盛宴。五光十色的演艺广场,座无虚席的观演区,32个精品合唱、广场舞节目,精神饱满的群众文化演员以“零距离”的广场文化演艺形式,点亮了五月暖春的美好夜晚。此次丹东市“五彩鸭绿江”群众合唱、广场舞展演系列活动,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以“振兴、奋进、红色、健康”为主题,是2023年度首场参与范围广、参演人数众多的群众性公益文化广场演出活动。近年来,丹东市群众文化事业以文旅融合、文旅共进、文旅创新为根基,衍生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休闲假日、传统节庆,在街头巷尾、校园社区,群众文化以缤纷的色彩构成一道道靓丽的城市广场群众文化风景线。作者:刘海东赵元于波
05/10 - 多措并举 惠民利企
丹东市公安局花园派出所辖区有万达广场、天赐未来城两大商超,地处丹东“新兴商圈”中心地带。年初以来,花园派出所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切实打造惠民、利企环境,为辖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打造“服务型窗口”。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好差评及政务服务回访等制度,全面推行标准化“无差别”受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服务模式,确保实现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为外出务工人员和学生开辟绿色通道19人次;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人员实行上门服务3人次。坚持“大案小案都要破”理念,既依法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侵犯企业知识产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等各类违法犯罪,也重视盗窃电动车电瓶、盗窃仓房财物等区域性、时段性的民生“小案”侦破。破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16件,有效维护了商圈及其周边的治安秩序。针对辖区警情、社情实际,先后两次对商圈写字楼等风险隐患较大的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扫雷”,发现一家暗地里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皮包公司”,充分掌握情况后,派出所立即将此情况报请分局领导,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后依法取缔。坚持走访企业常态化,在企业内部防范、安全指导、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公安优势。今年三月,全省开展网约房、民宿专项整治行动,花园派出所先后与经营者召开3次协调会,解决了民宿企业房间不集中、监控探头走线难等问题,最终将辖区商圈16家民宿全部依照规定纳入旅馆业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围绕“群众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两个重点,对辖区内每一件侵财类警件进行实地回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微信推送、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者:唐羽廷
05/10 - “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
烤肉串、麻辣烫、烤面筋、煎焖子、铁板鱿鱼……连日来,夜市琳琅满目的各类小吃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傍晚的安东老街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在这里休闲游览、乐享美食,感受富有韵味的夜生活。月亮岛夜市开市以来,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都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各类小吃摆满柜台,市民在这里休闲购物,品美食、赏夜景。随着“夜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规模化室内夜市和开放式美食街夜市,已成为带动群众创业就业的重要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丹东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作者:吴琼
05/10 - 丹东港边检站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边检民警放弃节日休息时间,为我们代理的船舶办理出境手续,真是太感谢了。”日前,大连某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工作人员崔阳在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理船舶出境手续时说。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落实船舶作业“零等待”、靠港“即装卸”、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及时为出入境船舶办理边检手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为企业节约营运成本。同时,采用卡口自助通行、梯口智能管控及边检登轮码小程序,实现进出限定区域及登轮人员全程自助通行,保障船舶24小时不间断装卸货物,切实为企业生产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营造高效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作者:吴琼
05/10 - 丹东日报社青年红色教育基地揭牌
5月6日,丹东日报社、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在七经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丹东日报社青年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近年来,在丹东日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报社青年职工不避艰险,迎难而上,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创新传播方式,坚守舆论阵地,记录时代风云,讲好丹东故事,传播好丹东声音,让媒体更贴近百姓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年轻一代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此次揭牌的丹东日报社青年红色教育基地,将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记者:张尧周广庆
05/09 - 全国U17女篮联赛在凤城落幕
历时7天的2023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南北大区赛,日前在凤城市凤凰文体中心体育馆完美落幕。由张子宇带领的山东队斩获联赛第一名。在决赛山东队对阵浙江队的比赛中,山东队发挥出色,其中年仅16岁身高就达到2.26米的张子宇表现格外亮眼,多次篮板抢断,中距离投篮得分,展现出巨人选手的实力。浙江队在面对强敌时不慌不乱,凭借出色的战术布置和团队配合将比分差距不断缩小,一度将比分拉平。最终山东队以81:74的比分战胜浙江队,荣获联赛第一名。浙江队、江苏队分别位列第二、三名,张子宇等16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按照比赛规则,本次赛区比赛前八名会晋级到2023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十六强决赛,最终决出全国冠军。作者:于国洪
05/09 - 抓农机安全 保春耕生产
针对眼下春耕期间农村出行人员增多、安全隐患增多的特点,连日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丹东市农业执法队积极与丹东市公安交警支队联系,建立农机道路执法检查联动长效机制,两部门密切协作,于重点时段,在辖区国省道、乡村道路等农机出行相对集中的地方,采取流动巡查、定点检查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连日来,针对节日期间人流增多的特点,联合执法小组在道路检查中,坚决纠正超载、反光标识不全、人货混装、非法载人、无牌无证行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向农机驾驶人讲解农机安全知识,提醒从业人员要遵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农机安全行驶十分重要,容不得半点疏忽,一定要杜绝侥幸心理克服麻痹大意,做到遵守交规、安全驾驶、文明行车。”在九连城镇一处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执法小组向理事长及部分社员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常识并发放宣传资料,同时提醒农机操作人员,拖拉机、插秧机作业结束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清洗,并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机械的状况良好,机库棚要及时整理、清洁,尤其是电路、储油桶、灭火器等设施,要经常检查维护。通过现场讲解,增进营机户对政策、法规及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操作农机意识。作者:邢漫
05/09 - 多措并举 力促人才留丹就业
为更好地服务丹东经济发展,保企业用工助力振兴突破,今年3月以来,丹东市教育局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搭建学校与企业沟通桥梁,促进人才供需对接,做实就业指导服务,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围绕丹东市“五个有力支撑”核心要求,丹东市教育局以进一步解决服务区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对5个政府职能部门、25家用工企业、11所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全面分析丹东市职业教育高素质劳动者供给情况和行政区域内各类产业需求情况,为积极推动中职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加快推进丹东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等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联合丹东市人社局组织全市12所中职学校2000余名学生参加丹东市百企千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发展前景、就业情况、人才政策等,为毕业生搭建实习与就业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政府“搭台子”,校企“互动”的方式,服务好企业。联合丹东市工信局将本地规上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精准推送给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向规上企业和意向院校互推联系方式,促进校企紧密对接,达成初步求职意向320人次,促成就业意向71人次,为校企合作创造了新机遇。在全市中职学校中,开展“匠心筑梦,建设丹东”职业生涯教育主题活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丹东名企进校园”宣传活动、“职教学子看丹东”企业实践活动、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同时,大力宣传丹东市企业行业,不断强化中职学生服务国家、振兴丹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为技能型人才留丹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侯春林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