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开展八个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生产资金不足,导致辽宁东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扩产遇到瓶颈。不久前,在丹东市振安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企业顺利解决资金难题,实现扩产。 在丹东,东大电力的经历不是个例。直面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解决企业和群众“最紧迫、最应该办”问题,丹东市聚焦八方面40项重点任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倾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促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是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 丹东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围绕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丹东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聚焦以改促优,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聚焦办事方便,开展服务效能提升专项行动;聚焦法治良好,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焦守信践诺,开展信用丹东建设专项行动;聚焦比较优势,开展降低综合成本专项行动;聚焦亲商安商,开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专项行动;聚焦干净干事,开展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聚焦宜居宜业,开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专项行动。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丹东市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调度,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形成任务台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经验做法和负面典型。 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多踩“油门”、少踩“刹车”,丹东市为12万余户经营主体配备“项目管家”“公共管家”5688名;全市1313名领导干部累计向企业送政策2300余条,收集企业诉求1003个,已答复解决381个…… 改革力度再加码,营商环境更优化。仅以“一网通办”为例,丹东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中,“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现已达99.62%,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5%以上。 (记者:黄宝锋)
05/29 - 工会搭桥 校企联动发展
5月15日,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孔雀表业)行政管理中心副总监贾桂秋一行三人专程来到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送来写有“真心助企有担当尽职实干暖人心”的锦旗,感谢工会组织为企业解决了用工短缺的难题。今年3月,辽宁省总工会在孔雀表业调研时发现,企业因产能扩大,亟需大量专业技能人才,立即提出了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子,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孔雀表业作为“辽宁老字号”,一直是省、市重点服务支持企业,丹东市总工会迅速整合现有资源,为孔雀表业和丹东市曙光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牵线搭桥。仅一周时间,双方就成功签约,首批57名技校学生当天进企业工作实习。学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企业的好评。近年来,丹东市总工会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帮助用工单位解决用工需求,引导求职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并通过健全法律咨询、医疗互助、困难帮扶等服务体系,让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了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全力支持校企双方在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岗位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校企双方开创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作者:崔博淳
05/29 - 21金!飚出“丹东速度”!
5月18日至24日“体彩杯”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在盘锦红海滩体育中心开赛丹东代表团共取得21金实现金牌总数的历史性突破来自全省各地的42支代表队、1352名运动员参赛。在最后一个比赛日的比赛中,我市运动员频传捷报,在男子乙组4×800米接力摘金后,混合甲组与混合乙组4×200米接力双双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本届比赛画上圆满的句号。记者/于国洪编辑/邹润
05/26 - 别开生面的服装秀
5月19日,市春英学校的学生们有的打扮成翩翩公子,有的装扮成古代仕女,还有的变身“小恐龙”……他们穿着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青年志愿者制作的环保服装,进行了一场“变废为宝——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服装秀。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青年志愿者运用环保材料,为孩子们设计制作了38套潮流服饰。B2003班的一位同学说,“环保材料做裙子特别困难,但是一想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就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记者:鞠鑫磊吴琼
05/26 - 残联开展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活动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5月以来,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市残联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助残活动。5月19日上午,丹东市残联与有关部门共同为残疾人发放了就业生产工具、儿童辅助器具等,为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助残日前后,市残疾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扶持残疾人就业实物投放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前期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摸底,采购残疾人实际需要的用品,共投放实物296件,涉及电器类、五金类、日杂类、餐饮类、种植养殖类等39个品种。中心还举办了残疾人职业技能美睫培训班,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培训活动为期5天,专门聘请美睫培训讲师为残联人学员授课。记者:刘作庆
05/26 - 辽宁省丹东市举行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5月22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在锦江山公园组织开展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形式,呼吁广大群众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积极投身生态和环境保护事业,倡导健康、平衡、绿色的生活方式。记者:张尧
05/26 - 技术“上山” 助农增收
5月24日,从丹东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市春蚕上山超预期,蚕业科技人员来到重点养蚕乡镇提供科技服务,助力农民增收。截至5月17日,今年我市饲养春蚕3587把,比计划增长19%。其中,凤城2516把,宽甸384把,东港567把,振安区120把。今年我市春蚕适时上山,早批4月20日,大批4月24日—28日,至5月5日结束。为提高农民科学养蚕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各级蚕业科技人员深入重点养蚕乡镇开展蚕种繁育和生产技术指导与培训,严把蚕种质量关,确保农民用上优良放心蚕种。在振安区汤山城镇农民刘中理的柞园中,蚕业技术人员了解到刘中理今年春蚕放养面积100多亩,投入春种卵6公斤,4月21日上山,4月23日大批出蚕,目前春蚕长势良好。技术人员现场解答了春蚕生产遇到的问题,送去了相关指导技术宣传单,叮嘱农户加强春蚕管护,注重柞蚕病虫害防治。目前,丹东市春蚕总体长势良好,大批春蚕已经二眠起,各地正在进行春蚕管理,力争获得好收成。记者:邢漫
05/26 - “院士科普站”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为充分发挥我市“院士科普站”科普传播功能,5月18日,市科协邀请进站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余朝阁教授,前往凤城市草河街道保卫村,为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设施蔬菜种植户举办“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吸引了近50名当地种植户参加。余朝阁教授分别从环境对蔬菜病虫害的影响和蔬菜病虫害类型及病害发生原理,还有常见设施蔬菜病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等方面向种植户进行讲解,并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讲解。参加培训的种植户纷纷表示,专家的讲解让自己对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防治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2021年12月,在丹东市第34届“科普之冬”活动中,我国设施园艺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与丹东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合作成立了辽宁省首家“院士科普站”——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院士科普站”。自“院士科普站”成立以来,市科协共组织进站专家开展设施蓝莓、蔬菜、软枣猕猴桃等技术培训20余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次、农户1300余户。为扩大“院士科普站”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年初,市科协组织建站单位与全市6家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成立了“院士科普站”联系点单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科普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今年,丹东市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又被省科协列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单位。记者:栾柏醇
05/26 - 创新服务模式 高效精准招聘
近日,元宝区人社局精准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协调解决市场主体发展中遇到的用工难题。截至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3场,服务企业610家,提供岗位2523个,成功对接447人。针对重点群体开展线下线上招聘活动元宝区人社局围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行动”,针对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0场,发布岗位1002个,达成就业意向161人。为确保“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取得实效,在开展线上招聘会的同时,适时开展特色线下招聘活动。利用春节前夕金山镇大集外地务工农民工陆续返乡过节、农村大集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开展“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返乡农民工招聘活动。59家参与企业共发布119个岗位信息,需求人数达370人。广泛征集企业用工信息,开展大型招聘活动。2月24日,开展主题为“春风送暖进万家,就业帮扶惠民生”大型现场招聘活动。50家参与企业涉及工业制造、食品、餐饮、教育、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岗位206个,需求人数524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1人。同时,借助此次招聘活动,开展了“‘2023春风行动’海创带您创业”活动。积极参与市人社局组织召开的“百企千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组织12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86个,需求人数414人,达成就业意向35人。以服务民企为主集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结合各街镇特点,广泛搜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工信息,4月共开展线下招聘活动5场,发布用工信息965个,达成就业意向71人。这种招聘形式实现了“家门口”就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深受本地区求职者的青睐,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开展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行动积极参与开展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3月22日,元宝区人社局参加“走进江苏走进高校”招聘活动,甄选17家企业,提供101个就业岗位。开展“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校园巡回招聘活动,先后3次组织企业深入开展高校巡回引才系列活动,精准对接各行业人才需求,持续提升公共人才服务精准度。3月29日—4月10日携4家重点企业走进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提供16个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岗位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活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8人。5月20日组织辖区3家重点企提供12个优质岗位,走进辽东学院参加“辽东绿色经济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活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3人。企业在巡回招聘活动中成果显著。丹东华能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校企对接活动非常好,既为企业解决了人才需求的难题,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机会。下一步,元宝区人社局将继续发挥“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品牌效应,组织辖区内待遇优厚、吸引力强的用人单位,在省内外重点高校开展人才对接和校园招聘等活动。同时,深入用人单位持续开展跟踪回访,组织高校走进企业实地对接,通过搭建校企双向人才对接合作机制,努力实现人才“选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推动元宝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李美臻
05/25 - 常态化整治河道卫生
“五一”之后,宽甸太平哨镇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河道卫生整治活动,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志愿者拿着铁钳、塑料袋,沿着河道捡拾生活垃圾和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太平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和机关干部是开展活动的主体力量,他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结合“鸭绿江畔党旗红”活动,用实际行动做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宣传者、践行者。记者:曲丹凤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