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以公益诉讼守护区域品牌价值
卖了10万单的“丹东草莓”,实则产自1500公里外的某省?日前,部分电商水果卖家的草莓“调包术”被揭穿,他们宣称售卖的是丹东草莓,实则是异地代销商以“分仓发货”名义进行发售。“怪不得味道不怎么样”,消费者的困惑,反映出区域名优果品的品牌保护困境。记者发现,对冒充丹东草莓、东港草莓销售的违法行为采取法律措施,面临商标侵权认定存争议、地理标志及商标图标使用率低、维权成本高等现实问题。丹东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多举措推动“丹东草莓”“东港草莓”的品牌保护。用法律手段破解品牌保护难题“丹东草莓”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东港草莓”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丹东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有的电商注册地在外省,却用当地草莓冒充“丹东草莓”“东港草莓”进行销售;有的虽然获得了东港本地合作社的产地证明和授权证书,但实际并没有发生供销关系……“冒牌货”的泛滥,使消费者权益受损,更对“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价值造成巨大损害。据了解,此前有关部门已采取一定措施应对此类问题,但提醒呼吁等“软约束”难以形成法律保护的“硬杠杠”。现在,东港市人民检察院针对涉及外省市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经请示丹东市人民检察院、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已磋商当地省市检察机关进行调查办理。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在办案过程中,东港市检察院先后走访东港市草莓协会、草莓研究院、分拣包装点、种植合作社、草莓种植户,向草莓种植专家、农技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全方位了解东港草莓、丹东草莓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我们发现,本地群众对于‘东港草莓’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丹东草莓’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知晓率不高;对于保护商标、地理标志的法律规定及侵害商标、地理标志的投诉举报途径不甚了解;以及申请使用‘东港草莓’‘丹东草莓’门槛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东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丹说。据介绍,东港市检察院已经就草莓溯源及包装点管理、东港草莓商标、丹东草莓地理标志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对草莓果品质量的影响及电商平台侵犯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知识产权等存在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职尽责,促进草莓行业合规发展。同时,检察机关还到草莓种植“大镇”——东港市椅圈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乡村产业振兴”专题讲座,围绕加强“丹东草莓”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与农产品种植户、经销商、加工企业、乡镇农技人员、农业技术专家深入交流。“我们将与各方持续加强协作,紧盯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一体推进‘丹东草莓’品牌全链条保护。”丹东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邹慧姝说。加强合作扩大品牌保护朋友圈“建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厘清监管模糊地带,加大草莓育苗、栽植等环节的专业支持力度,严厉打击知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行为。”近日,丹东、东港两级检察院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以及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面对面座谈,推进丹东东港草莓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对保护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提升对农户、农技的管理和指导水平、加强草莓品质保证、加强农资店规范管理、加大对电商平台监管力度等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东港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办案中一方面加大对草莓种植环节监管、滥用药肥查处和收购商规范经营的监管力度,注重日常巡查抽检,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售假违法犯罪;一方面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种植户、经销商、物流企业、草莓相关产业经营者进一步拓展保护合作“朋友圈”,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作用,推动草莓产业链各方积极使用“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商标、地理标志,促进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为地区特色农产品及产业发展走深走远提供有力保障。记者黄岩
08/07 - 举办青少年冰球邀请赛
日前,由辽宁省体育局支持,辽宁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市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开幕,比赛共有来自辽宁省4支队伍70余名冰球小将参赛。开幕式过后,队员们上场展开激烈争夺,他们脚踩冰刀、全副武装,滑跑、越人、挥杆、射门,动作一气呵成。本次比赛还特别邀请国家级冰球教练员为孩子们讲解冰球知识,手把手体验冰球运动。此外,利用比赛间隙,主办方还邀请省内参赛队伍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记者:于国洪
08/07 - 举办“百日千万招聘”
为更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7月31日,丹东市元宝区“百日千万招聘”在新安步行街成功举办。元宝区人社局多方发力,切实选出好企,“端”出好岗。本次招聘会共30家单位参加,提供129个优质岗位,需求人数达386人次,活动现场发放就业政策宣传单2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0人。针对本次招聘专项行动的面向群体,元宝区加强上下联动,联合区人才办、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等部门跨部门协同合作,安排专人做好联络对接,打通求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做精做实做好招聘服务。元宝区人社局依托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智慧平台,在智慧平台上发布岗位信息,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在家中了解到招聘信息,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人才的“双向奔赴”,吸引了更多中高级优秀英才“聚元宝、留元宝”。记者:李美臻
08/04 - 推动构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机制
7月27日,丹东市中级法院与丹东市司法局、丹东市律师协会围绕“建立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司法公正”开展主题座谈交流,进一步畅通法官与律师日常交流及意见建议表达渠道,促进双方良性互动,有序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切实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座谈会上,丹东中院信息中心结合“律师服务平台”的使用,就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材料提交、网上撤诉等服务功能进行了讲解和操作演示。与会律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围绕诉讼服务的改进和完善、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实施、破产管理人的履职、防范和规制虚假诉讼、共同推进类案强制检索、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在法院建立值班律师制度等畅所欲言,并从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共推多元解纷、加大执行力度、进一步构筑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丹东中院相关负责人对律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一回应和说明,并就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与参会律师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丹东中院将认真梳理、充分吸纳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法院与司法局、律师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络机制,进一步畅通沟通交流渠道,积极推动建立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学术研讨、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协作,增进了解互信。在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方面,法官和律师要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中,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落实值班律师制度等方式,在多元解纷上协同发力,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法官与律师之间要“守住底线、把握尺度”,处理好良性互动和相互监督的关系,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底线,共同维护廉洁公正司法,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记者:张丽娴
08/04 - 开展防震科普宣传
日前,市应急管理局、市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组织机关干部、社会专业救援人员、普通群众等近百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观影、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活动当天,社会专业救援人员为大家展示了如何转运伤员等应急救援知识,并播放了防震减灾宣传片。大家一起观看了主旋律影片《我要去远方》。该片真实反映了基层地震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颂扬其坚守奉献的精神追求,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观影结束后,工作人员组织大家以影院突发地震为背景,进行人员疏散避险的模拟演练,让大家对应急避险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开展防震科普宣传,就是要更好提升大家应急避险的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市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刘作庆
08/04 - 丹东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红色资源
日前,丹东市振安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加强抗美援朝红色文物保护,永续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检察公益诉讼的力量,守护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剑,为红色资源保护提供坚实司法保障。近年来,振安区人民检察院把红色资源保护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和英烈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先后办理了保护青棡林七烈士墓行政公益诉讼案、保护志愿军公园英烈纪念设施形象行政公益诉讼案、保护鸭绿江浮桥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等一系列红色资源保护案件。其中,保护鸭绿江浮桥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红色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该案件审理后,丹东市、区文物保护部门对浮桥遗址保护工作持续进行。目前,省、市、区三级文物部门一体联动,启动推进鸭绿江浮桥(鸭绿江第二铁路便桥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最高检积极协调帮助,国家文物局给予专业指导,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已完成对遗址的地形检测报告和现状勘察报告。振安区人民检察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让更多人深刻感受检察初心,铭记红色记忆,将红色资源保护成果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记者:王卢莎
08/04 - 丹东这场招聘会,达成意向180余人......
7月31日,振安区人社局在五龙背镇人民政府院内举办“振兴有你·就有未来”振安区“双百日”专场招聘会,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求职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为振安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此次招聘会设立了职业指导区、高校毕业生专区、现场招聘区、零工信息专区等,现场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500余份,参会企业57家,共提供672个就业岗位,既有面向高校毕业生技术类、文员类、管理类岗位,同时也有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零工等人群的特定岗位。“我在微信上看到招聘会通知,特意从珍珠泡坐车过来的,不仅找到了工作,还了解到不少就业政策。”求职者王林说。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各企业招聘展位前询问用工要求、薪资待遇等,企业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求职过程高效有序。据统计,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81余人。下一步,振安区人社局将继续发挥人力资源平台纽带作用,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架起双向沟通的桥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李美臻
08/03 - 【三城】今天起,这条公交线路延伸
为方便元宝区宗裕城居民出行8月1日起公交111路终点站由宗裕水世界延伸至宗裕城西公交111路(站前广场—宗裕城西)站前广场首、末班发车时间6:00、19:00宗裕城西首、末班发车时间6:00、19:00发车间隔12~20分钟线路长度13.1公里单程运行时间40分钟延伸后增加宗裕水世界北、宗裕水世界西、宗裕城西3个公交车站来源/丹东公交集团
08/03 - 关注劳模健康 组织劳模疗养
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劳模身边,近日,丹东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劳模开展疗休养活动,重点安排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生产科研一线,特别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发挥骨干作用的劳模参加疗休养,引导劳模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活动中,主办方以促进劳模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安排CT、彩超等健康体检和健康讲座,水疗、传统推拿、针灸、艾灸、蜡疗等健康理疗,举办对弈品茗、读书分享等文体活动,使劳模放松身心、充分休息。坚持学养结合,丹东市总工会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纳入劳模疗休养套餐,开设劳模大讲堂,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萍、陈润晶等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教报告,讲述劳模先进事迹,充分发挥疗休养工作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的重要作用,丰富疗休养内涵。组织劳模到丹东市劳模工匠馆参观学习、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劳模爱党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安排青年技工、工匠骨干等同一产(行)业劳模参加同一批次疗休养,为产业劳模搭建互学互鉴的平台。记者:蔡晓华
08/03 - 【三城】这些“口袋公园”,小!精!美!
市区口袋公园改造项目今年5月陆续开工建设如今,部分建成投入使用记者/戚文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