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6月28日,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新区体育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79支代表队、1200余名中老年羽毛球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球会友、以赛促健。 本次赛事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全球华人羽毛球联合会、丹东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丹东市羽毛球协会等单位协办,旨在展示新时代中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全民健身与文旅融合发展,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开幕式上,1200余名参赛选手精神焕发、活力四射,现场气氛热烈。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著名导演高成胜等文艺界嘉宾的到场,为本次赛事注入深厚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体育竞技与精神传承的深度融合。 赛场上,选手们奋力拼搏,网前截杀、跃起扣球,矫健的身姿生动诠释了“夕阳红”的活力风采,展现出“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积极老龄观。千人挥拍缅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赛事特别策划了“千人挥拍”活动。 6月27日下午,上千名羽毛球爱好者齐聚鸭绿江断桥,同挥羽拍,缅怀先烈,场面震撼而庄重。 87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庄怀保动情表示:“这次活动意义非凡,用体育的方式缅怀战友、讴歌新时代,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文体旅融合激发“银发经济” 本次赛事为期4天,共吸引71支外地代表队、超1000名外地运动员及亲友团到访丹东。参赛选手年龄主要集中在50至70岁之间,预计带动文旅消费超百万元。 赛后,不少选手将前往凤凰山、虎山长城等景区深度游览,实现“打球+旅游”的联动体验。 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负责人俞辉表示:“老体协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入全国性中老年赛事,吸引全国各地‘银发族’来丹旅游,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示范区注入新活力。”智慧服务贴心保障 为方便选手出行和体验,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专门制作了实用的“赛事电子攻略”,涵盖:景区门票优惠免费接驳服务消费福利信息旅游推介与体验推荐适老化服务提示 同时还与本地旅行社创新合作,为参赛选手和家属提供便捷的文旅服务平台。 这种“以赛引流、以旅留客”的运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夏季文旅消费,推动了我市银发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丹东市将持续举办更多全国性赛事,依托独特的边境资源优势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耕赛事经济,推动体育、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记者/刘海东肖航于上茹编辑/邹润
06/30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声声蝉鸣中,“沉浸文化雅韵·邂逅匠心手作”夏日雅集在丹东市劳动宫门前广场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将非遗文化、传统艺术、知识科普与趣味体验有机融合,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富有文化底蕴与互动乐趣的夏日盛会。古韵非遗匠心传承在“古韵非遗匠心区”,掐丝珐琅、烙葫芦等十余项非遗技艺集中亮相,展台前人头攒动。非遗传承人沉静专注,以羽毛勾勒山水、用玉叶雕琢花鸟,作品纹理精细、技艺精湛,赢得观众连连赞叹。许多市民现场参与制作,从初学到熟练,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用指尖续写非遗文化的新生命。墨香丹青雅韵流芳“墨雅丹青雅艺区”书香弥漫,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为市民定制赠送画轴,笔墨之间承载美好祝福与深厚情谊。团扇绘画同样吸引目光,花鸟虫鱼、山水意境跃然扇面。不少市民拿着专属团扇拍照留念,为盛夏添上一抹诗意风雅。匠心手作健康相伴在“匠心手作体验区”,艾草清香扑鼻,参与者认真填充艾草、缝制锤包,将健康理念与美好祝愿一同封存。非遗拓印区同样热闹非凡,市民通过拓印古文字与图案,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记。一位家长表示:“孩子亲手做的艾锤很有纪念意义,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国医精粹惠及百姓中医文化体验区内,中医专家为市民提供把脉问诊、体质辨识、养生指导等服务。针灸、推拿体验区人气十足,市民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提升健康意识,感受中华传统医学的贴心守护。知识护航共筑安全“畅夏知识护航区”设置文明倡议、消防安全、急救知识、防诈禁赌及法律宣传等多个主题展位。文明宣传小风扇一经发放便被抢领一空,市民边纳凉边学习;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实操演示与案例讲解,提高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答疑解惑80余次。乐声悠扬活力点燃现场还有街头艺人现场演出,或温柔或热烈的旋律为集市增添活力与浪漫。驻足聆听的市民沉浸其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和喝彩,为夏日雅集注入动感与热情。本次夏日雅集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深度碰撞,更是一场全民参与、共享美好的夏日嘉年华。非遗文化的传承、传统艺术的展示、实用知识的普及在这里融合交织、焕发活力。未来,振兴区将持续策划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编辑/邹润
06/30 - 出行无忧!丹东机场与沈阳桃仙机场“牵手”
日前,记者从丹东机场获悉,在停航期间,丹东机场与沈阳桃仙机场合力打造空铁联运“无忧出行”模式。通过建立联动机制打通服务链条,为丹东旅客提供优质航空服务。旅客可通过12306、携程、同程等渠道,一键购买“空铁联运”组合票。通过南方航空app购买空铁联运产品,境内航线可享受购票优惠。广大旅客从丹东出发,乘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沈阳。目前,沈阳桃仙机场运营航线163条,包括国内航线15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其中,单日出港航班量达到10班的客运通航点有14个,包括上海23班、成都15班、青岛12班、深圳10班;广州、南京、西安航线高峰期间日均航班14班;重庆、长沙航线高峰期间日均航班12班。国内外各条航线航班充足,满足旅客的不同出行需求。从沈阳站、沈阳北站可搭乘地铁或机场大巴到达机场;沈阳南站距离机场较近,旅客可以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到达机场。值得关注的是,自7月1日起,沈阳南站也将开通机场大巴,往返机场全程免费。记者:景媛媛
06/30 - 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禁毒宣传进口岸活动
今年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禁毒宣传进口岸活动,民警通过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册、讲解真实案例等方式,向出入境旅客、“东方明珠8号”轮工作人员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方法,为丹东港口岸筑牢禁毒防线。记者:吴琼
06/30 - 内河船舶船员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6月24日至26日,丹东海事局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内河船舶船员职业技能竞赛,来自全市6家航运企业的近百名船员参赛。“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25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员日。这次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内河船舶船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丹东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本次技能竞赛分为理论基础知识测试、应急演习演练和实操考核3个竞赛单元,围绕船员日常工作实际科学设置项目,全面检验船员的综合理论知识储备和应急处置能力。其中,理论基础知识测试包括内河航运法规、船舶操纵、航行安全、船舶设备原理及船舶防污染等;应急演习演练模拟船舶突发火灾、人员落水、疏散游客3个场景,参赛船员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实操考核设实战灭火、高空作业安全带使用及心肺复苏急救等项目。竞赛结束后,丹东海事局对成绩优异的选手给予表彰,并组织参赛船员参观丹东舰景区,了解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记者:杜依帆刘作庆
06/30 - “龙吸水”首秀 5分钟排水300立方米
近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在龙湖66千伏变电站组织开展变电运维专业防汛应急演练,重点检验“龙吸水”排水抢险车与防汛挡板快速安装协同作战效能,进一步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汛期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龙吸水’排水抢险车是我们今年新配置的高效应急排水设备,每小时排水量可达3525立方米,相当于15台普通水泵同时工作的效率,能快速降低积水水位,为电力抢修争取时间。”现场操作人员范译介绍。此次演练模拟持续强降雨导致变电站周边水位暴涨、存在倒灌风险的紧急情况。演练过程中,防汛应急队伍分组展开行动,一组队员在变电站大门处架设防汛挡板,队员们密切配合,通过模块化拼接和防水密封处理,仅用10分钟就完成挡水防线构筑。同时,另一组队员操作“龙吸水”排水抢险车,在排水管道连接紧固后,将抽水管深入模拟积水区域实施强力抽排。准备环节完成后,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龙吸水”发出低沉轰鸣,仅5分钟即排出积水300立方米,快速缓解内涝压力。整个演练流程衔接紧密,技术装备运用娴熟,达到了“以练备战”的预期效果。据悉,丹东地处鸭绿江流域,夏季易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近年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多维度持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压实安全责任;优化应急预案,强化专业培训;定期开展演练,升级应急装备,全面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此次演练是“龙吸水”排水抢险车的首次应用,不仅检验了装备性能,更有效提升了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接下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将持续针对各地区防汛重点变电站开展专项演练,为汛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记者:邢漫
06/30 - 庆“七一”系列文体旅活动预告来了,邀您共赴盛宴!
编辑:邹润
06/27 - 丹东市开展市容环境大清扫行动 助力迎接大型活动与汛期保障
6月26日,由市住建局联合市容环境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的全市市容环境大清扫全面启动。此次行动聚焦“提标准、清死角、抓长效”,旨在为即将举行的鸭绿江万人大合唱活动和汛期市容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市住建局根据近期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高温多雨的季节特点,部署整治市容环境、排查基础设施、清理绿化带、保障汛期安全、整治“脏乱差”等五方面内容。此次行动由环卫、综合执法队伍为主力,联合公安、交通、水务、民政等部门,发动企业、单位和志愿者广泛参与。在站前广场,综合执法人员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整治商铺占道经营行为,环卫人员清洗果皮箱和地面,并对G331国道起点标志进行保洁。在杜鹃广场和铁路沿线,工人们集中清除绿地杂草和垃圾,改善道路环境。据悉,大清扫将持续至6月底。重点任务包括提高清扫标准和频次、加强沿江景区及早夜市和农贸市场周边保洁、全面清理积存垃圾,排查拆除破损或过期公益广告,清除“僵尸围挡”,理顺飞线线路、修复损坏设施,开展清淤疏通工作,确保城市排水畅通。为提升工作效率,市住建局建立“市容环境精细化显微镜群”,联动市、区、街道三级力量,确保问题发现、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大清扫首日共发现问题44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记者/李军翰郭潇文宋永昆图编辑/邹润
06/27 - 丹东市开展2025年森林火灾应急演练
6月25日上午,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在振安区五龙背镇五龙山风景区组织开展2025年森林火灾应急演练。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辽宁省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丹东支队等10支队伍参演。演练模拟森林监测平台发现火情并自动预警。现场安全员核实后报告东山出现烟雾并发现嫌疑人,随即启动应急响应。公安机关控制嫌疑人、实施交通管制,振安区及五龙背半专业队迅速赶赴现场,配合疏散群众。火场风力升至7级、火势蔓延且有人员受伤后,指挥部调派医疗保障组救助伤员,宽甸、凤城专业队携2辆消防车参战。当火场烟雾密集、情况不明时,无人机巡航侦查并实时回传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随后,无人机投掷灭火弹、电驱型腰部外骨骼机器人抛投物资,显著减轻队员负荷。火势突然爆燃并逼近周边村庄,指挥部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增派五道沟专业森林消防队、省森林消防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共52人、6辆消防车增援。最终明火扑灭,各队伍有序撤离,火场由专人值守。此次演练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外骨骼设备、高压远程水泵等先进装备,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森林防火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和科技防控水平。记者/刘响李杨编辑/邹润
06/27 - 织密电力“防火网”
日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开展消防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通过“实战+培训”模式,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接到火情报告后,该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员工开展火情探查、初期火灾扑救、应急疏散等演练。演练结束后,现场还组织了消防安全培训,详细讲解干粉灭火器操作要点,并进行实操练习。本次活动检验了防火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升了员工的火灾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接下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将继续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办公楼、变电站及其他重点场所消防隐患排查力度,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记者:邢漫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