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活动启动
    全市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活动启动仪式于3月10日举行。按照全省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活动的相关要求,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春季城乡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次“大扫除”活动的时间为2024年3月10日至4月30日,活动将按照创新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的相关要求,推进城乡环境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任务,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结合我市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以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楼道杂物大清除、重点场所大清洁、城市薄弱环节大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大清运为主要任务,干群齐动员、全民齐参与,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环境保障。启动仪式上宣读了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活动倡议书,希望广大市民做宜居家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守护者,做文明健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做健康美丽丹东的建设者和实践者。活动要求市容环卫、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组织、协调、督办作用,按职责分工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不断巩固提升我市环境治理成果。同时,各部门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志愿者、城乡群众等社会力量,全面参与爱国卫生城乡环境“大扫除”活动,打造干净、卫生、整洁、宜居的城乡环境。记者:戚文
    03/12
  • 丹东工人村社区创城专项整治行动美化家园
    3月8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开展创城重点街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辖区动迁区域建筑垃圾、弃管楼道电动车、商户门前堆占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位于安东老街侧门方向约50米的地方,有拆迁区外垃圾堆积,附近商家也时常趁无人时偷倒餐饮垃圾,大风一吹尘土飞扬影响环境。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鼓鼓囊囊的垃圾袋,零碎的垃圾从袋口随风散落,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酸臭味。社区工作人员顶着初春的寒风,不怕脏累对此进行集中清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东老街侧门附近的建筑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与此同时,工人村社区遵循“合理布局、规范停放、方便居民”的原则,重新划定停车线,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解决其占用公共通道造成拥堵等问题。社区联合临江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走访宣传,劝导临街商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同时,督促商户对门前、侧面的各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专项清理行动效果显著。检察院小区是多年弃管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为让居民生活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工人村社区工作人员认真仔细清理杂物、全面打扫卫生死角,并向居民宣传创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动大家养成自觉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不仅美化了小区的生活环境,也调动了居民共治共建的热情。作者:沈粹
    03/12
  • 小志愿者劝导文明交通
    3月9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茂生社区关工委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小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提醒过往行人注意交通信号灯,及时劝阻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引导行人、非机动车文明有序出行。记者:张怡媛
    03/12
  • 汇聚社会爱心 贡献慈善力量
    3月7日,市慈善总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回顾了2023年以来市慈善总会为推进丹东市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审议通过了《丹东市慈善总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丹东市慈善总会2023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提升以党建带业务水平。健全完善慈善组织,扩大慈善工作覆盖面。研究探索募捐方式。稳妥开展原有项目,科学谋划实施新设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开展,促进志愿者队伍提质增效。创新宣传手段,营造浓厚的公益慈善氛围。记者:包芙蓉
    03/12
  • 龙年“龙抬头” 非遗在身边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为“春龙节”“春耕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3月10日,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在万达广场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大型公益惠民宣传活动,为群众奉上“热辣滚烫”的非遗“文化大餐”,进一步营造昂扬向上的精神氛围,推动丹东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活动围绕“非遗展演”“非遗美食”和“非遗手造”三大主题开展。“非遗展演”区域以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展现我市朝鲜族民风、民俗、民情。寄托美好心愿的市级非遗项目朝鲜族顶瓶舞蹈《欢庆丰收》,省级非遗项目朝鲜族民歌传统曲目《唱夫打令》,由民族乐器演奏的朝鲜族民歌三重奏《鸟打令》,根据朝鲜族花甲礼编排的民俗歌舞《丹东朝鲜族花甲礼》等10个节目,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朝鲜族风情。演员们穿戴艳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展现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非遗美食”区域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制作非遗美食,让观众“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感受传统非遗“一站式”美食的魅力。“非遗手造”区域以“非遗技艺火起来、乡情乡愁浓起来、年轻人走进来”为切入点,选调凤城满族荷包、丹东剪纸、丹东羽毛画、丹东满族刺绣等35个省、市级非遗项目,展示丹东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市民记得住乡愁。丹东市“2024年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展示展演”工作同步启动。下一步,丹东市将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持续推进非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水平,让群众体验“非遗在身边”,彰显非遗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记者:刚越
    03/12
  • 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工作质效
    近日,家住丹东新区的一男子来到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独生子女证,拿到证件后他感叹不已:“来之前还担心会不会白跑一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好,工作人员的服务真是太棒了。”原来,该男子要继承母亲房产,需要开具独生子女证明,但因父母早年离异,且男子更改过名字,之前多次办理无果。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帮助该男子理顺办事程序,并与市直相关部门沟通,帮他解决了问题。不久前,辖区居民王先生要到天津工作,他和母亲焦急地来到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查找其个人学籍档案信息。得知学校及接收单位都未能查到其相关档案后,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想办法、寻对策。经过与相关部门的多次沟通,最终将王先生的学籍档案成功找到。事后,母子俩将一面印有“竭尽全力,一心为民”字样的锦旗送到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春节前,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办件数量激增,中心安监局审批窗口加班加点,仅1月2日当天就审批办理了21家烟花爆竹零售店的经营许可。群众满意的背后,是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的结果。近年来,中心围绕职业道德、平台操作、业务技能、政务礼仪等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逐步实现窗口受理人员由“专科”向“全能”转变,窗口服务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此外,中心创新便民举措,打造为民服务主阵地。服务大厅设置志愿者服务台,为群众提供电话咨询、现场接待、政策宣传、资料预审等服务。大厅内配备便民药箱、口罩、雨伞、老花镜、助听器等便民设施,同时设立“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理、全程跟办等服务。记者:刁庆峰
    03/12
  • 丹东市妇联举办主题活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3月6日下午,由丹东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丹东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主题活动在市劳动宫举行。整场演出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生动演绎了新时代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丹东市各界妇女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记者:周广庆吕宝林
    03/11
  • 丹东“火焰蓝”大演练
    3月5日至7日,我市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积极联动教育、民政、卫健、商务、住建等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大演练。东港市甲午大街消防救援站消防队员深入康凌华美小区,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实地演练和测试。凤城市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凤凰医院西院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活动,切实为医疗机构拧紧消防“平安阀”。宽甸满族自治县左子元街消防救援站组织开展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调查熟悉和测试工作。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大众路、中和路两个消防救援站人员,深入辖区开展演练,向居民讲解高层住宅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在五龙背镇毛绢新区小区组织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实战演练。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多家部门,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21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安全员现场观摩学习。边境经济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夜间无预案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记者:于国洪
    03/11
  • “一院一品”打造检察品牌矩阵
    3月6日,丹东市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品牌项目推介会在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此次推介的检察品牌涵盖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检察队伍建设等多项检察工作,集中体现了全市检察工作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生关切、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展示了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丹东检察实践”。推介会上,7个检察品牌现场宣介展示。市检察院“丹检星光”检察品牌,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人才建设、先进典型培养经验和成果。东港市检察院“‘精·益’山海安”检察品牌,以“精品意识、益护民生、乡村振兴”为内涵,聚焦粮食、饮水、出行等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实现“4+N”公益检察保护全覆盖。凤城市检察院“向‘枫’而行”检察品牌,用20余年的传承和坚守,在能动司法中彰显检察温情,在扶危济困中传递检察温度。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检之‘绿’”检察品牌,立足宽甸山区特点,将空气、山林、水、生物等生态保护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相结合,在守护绿水青山中体现“检察担当”。振安区检察院“‘益’路星火”检察品牌,着眼丹东红色资源保护,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建立“检察+行政+志愿者”齐抓共管的跟进落实模式,与行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同向发力,铸就守护红色资源“同心圆”。振兴区检察院“兴驿站”检察品牌,将检察履职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探索建立“调解+和解+化解”三效合一的“三解”办案模式,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检察服务。元宝区检察院“润心工作室”检察品牌,立足专门办理丹东市内三区管辖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职能,构建专业化“精准施策”办案体系,打造立体化“未雨绸缪”防控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同频共振”关爱服务。记者:张丽娴
    03/11
  • 丹东市:今年将54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计划
    日前,丹东市确定,2024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4个,涉及居民16095户、楼栋322栋、建筑面积115.96万平方米,预计4月份开工,年底前完工。2022年、2023年两个年度剩余的4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也将在今年内全部完工。丹东市部署了住房和房地产工作,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坚持精准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完善保交楼项目配套工程建设,加快综合验收工作,大力推进新增保交楼项目工程进度;规范完善公租房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各类制度规定推动住房保障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低于3875户。对群众比较关心的供热问题,丹东市确定今年要提前谋划供热“冬病夏治”专项整治项目,加强供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提升供热保障能力。记者:王卢莎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