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水乡八月菱角香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坐着水乡特有的菱桶采摘成熟的菱角。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08/24
  • 处暑农忙
      8月23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板桥镇樟塘村,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割中稻(无人机照片)。  当日是处暑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  新华社发(周秀鱼春摄)
    08/24
  • “花”式“新”吃!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再添“新成员”
      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过桥米线“家族”再添“新成员”——鸡蓉蛋花过桥米线。一根根米线口感爽滑,劲道十足,配着一块刚淋过汤汁的鸡蓉蛋花送入口中,醇香的滋味在舌尖久久停留,让人沉醉不已。  据了解,近年来蒙自市不断加快“蒙自过桥米线”产业品牌化发展,进一步丰富延伸蒙自过桥米线的文化内涵。一根米线连天下、万种风情四海来,一碗过桥米线,盛满的不仅是美味可口的米线,更是蒙自“开放包容、崇文尚德”的城市发展理念。(蒙自市融媒体中心马浩东高帆实习李汶谦)
    08/23
  • 弥勒:特色小镇“特”味浓
    东风韵小镇    借着去年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东风,弥勒市以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特色小镇”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镇中独具匠心与韵味的万花筒艺术馆、美憬阁酒店等已火遍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东风韵小镇负责人介绍,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入驻小镇。演艺活动、艺术展览、文创体验、非遗传承、娱乐休闲等丰富业态满足了不同客群的多元需求,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元素成为东风韵小镇的核心吸引力。  走进红河水乡小镇,一泓碧水映衬着亭台楼阁、廊桥水榭,散发出独具水乡韵味的小镇风情。依托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生态,围绕运动休闲、高端度假、旅游商贸三大主题,喜来登等国际品牌酒店正在抓紧装修。弥勒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生介绍:“未来,国际汽车、摩托车赛事也将落地红河水乡,这些赛事将引入高端客流,带动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自2019年营业以来,有着独特高原森林湖泊风貌的太平湖森林小镇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云南太平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薛高介绍,小镇集生态休闲、文化艺术、科普教育、运动康体、游学拓展等于一体,木屋酒店、帐篷酒店、房车露营地等十分抢手,有的客人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多月。  太平湖森林小镇内有440多名员工,80%以上都是本地村民,在园区工作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村民从原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转化到了旅游业中,我们企业真正地和村民们共建、共享、共荣。”薛高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圈,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漫步可邑小镇,村庄的墙画、当地特色美食、热情的阿细跳月舞蹈等展示出浓郁的彝族风情。可邑小镇对村庄建设以及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系统规划,打造了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品牌,并依托当地良好的资源,拓展了户外运动、文创集市等业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吸引了可邑年轻人回到家乡,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增收。”可邑小镇讲解员、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陈敏说。  近来来,弥勒市特色小镇建设一直在“特”字上做文章,各小镇形成齐头并进、优势叠加的格局。在特色小镇创建带动下,弥勒市旅游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今年5月召开的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专门强调要“打造世界一流特色小镇”。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卫博恺说,接下来,弥勒市将继续以规划引领,抓住市场需求,突出小镇特色,注重品牌创建,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网记者刘子语黄兴能
    08/23
  • 田野藏“珍珠” 美景“一线”牵
      位于双阳区山河街道卢家村的“神鹿广场”就是神鹿峰旅游公路的起点。  旅游公路沿线三角带景观里的景色。  拥有省内首个玻璃悬廊、东北最高天涯秋千的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成为吉林省旅游度假新名片。  神鹿峰景区附近的特色产品摊位。本组图片摄影:赵猛佳  长春日报记者赵猛佳  坐标G334国道504.79公里处,公路转角处豁然开朗,与国道上其他路口迥然不同,南北两处三角带景观引得过往车辆停车小歇,有凉亭可歇脚,有雕塑可欣赏。这就是被列入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神鹿峰旅游公路的起点。当乡村与公路、旅游发生融合碰撞时,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呢?19日,记者驱车踏查了这条在百度地图上标记为“旅游路”的农村公路。  路上依然看得见青纱帐般的玉米地,依然看得见卧在栏外的黄牛,但灰黑色的柏油路与农家原木色的栅栏、石砌的院墙形成了天然的色差,公路上白色的交通标志线延伸向远方,那里有连绵不断的青山。这条公路途经山河街道卢家村、阳平村、朝阳村、柳树村4个建制村,终点至神鹿峰旅游渡假区山门,全长20.08公里。沿途路过朝阳、柳树两个水库,国旗山、横大山、马鞍山、得胜山等山脉,山水交映,风光旖旎。开车行进在公路上,心情就如同风挡玻璃前的风景,灿烂、宁静而诗意盎然。  公路不宽,双向两车道,有港湾式停靠站随时可供车辆暂停拍照,安防工程、绿化景观带、养护管护房、三角带景观等附属服务设施齐全。行驶在旅游公路上,广阔的田野,美丽的乡村,更有农家美食、采摘体验等,让游客的旅程充满乐趣。  根据《长春市双阳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双阳区定位于长吉都市圈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地及东北地区都市乡村生态旅游的典范,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业。据此规划,双阳区以长春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打造100平方公里国家旅游度假区。神鹿峰旅游公路就是在此背景下由区政府克服土地、资金等困难,通过多渠道筹集1.22亿元建设资金,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2020年8月建成通车。神鹿峰旅游公路建成后,人流车流增多,住在公路沿线的村民也搭上了神鹿峰旅游公路的快车,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田园风光资源,创办起了农家乐、民宿、采摘园、旅游特色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当地群众就业创业。截至2021年7月,景区接待游客已超过87万人次,并为周边乡村及城镇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神鹿峰旅游公路就像一条纽带,把周边的肚带河油菜花海、将军泉、将军满族民俗村、影视基地、玫瑰庄园、万龙湖景区、小石民宿、贺家马博物馆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景点连起来,打造了一条具有双阳特色的都市现代化农业和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美丽农村路”。  双阳区近两年围绕打造东北亚休闲旅游目的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为导向,以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双阳区充分整合山水资源和特色物产,主动对接城市人群回归自然的田园梦想,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农耕采摘游、民俗体验游、乡村度假游,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与共享乡村生活、传承历史文化和打造旅游新型业态相结合,全力做好“乡村+”文章。同时,还以媒体、节庆、展会等为载体,全面提高双阳旅游影响力。  目前,双阳区共有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2家;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4家,乡村旅游点160多家。截至7月底,共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6.4%。
    08/23
  • 长春南湖风景秀丽
      作为长春市民休闲生活的“后花园”,长春南湖公园一年四季风景秀丽。空中俯瞰南湖公园,荷花、拱桥、小径、树林……宛如一幅美丽画作,令人心驰神往。(记者王萌摄)
    08/23
  •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即将开幕
      这是8月18日拍摄的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大会会址——宁夏国际会堂外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将于8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  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08/20
  • “晒秋”忙
      8月18日,赤水市复兴镇太和村村民在晾晒辣椒。  立秋过后,贵州省赤水市农民种植的水稻、高粱、玉米、辣椒等农作物迎来收获季,当地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将收获的农作物铺放在房前屋后的坝子中进行晾晒,构成一幅幅美丽的“晒秋图”。  新华社发(王长育摄)
    08/20
  • 新华全媒+|塞上江南 底色渐绿
      这是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宝廷氢能管理中心(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苏醒摄  这是位于宁夏盐池境内的±800千伏灵绍直流输电工程(2020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发  贺兰山腹地的石炭井大磴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08/20
  • “万里茶道”起源地: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
      8月18日,小朋友从下梅村的邹氏家祠前跑过。  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万里茶道”的起源地。“万里茶道”兴盛于17世纪,是继丝绸之路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南起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穿越蒙古高原,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就是通过这条黄金商道传到俄罗斯和欧洲各国。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