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骨鸡“飞出”雪峰山
在湖南省隆回县双赢村的老鸦窝生态农场,阳怡林展示乌骨鸡(2021年8月16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长沙1月17日电题:乌骨鸡“飞出”雪峰山 新华社记者陈宇箫、姚羽、陈泽国 为了把新鲜的鸡肉尽快送达消费者的餐桌,老鸦窝生态农场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打包发货。最近,在电商平台“年货节”促销活动上,来自雪峰山的乌骨鸡进了不少消费者的年货“购物车”。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雪峰山脉中段东麓的湖南省隆回县双赢村的老鸦窝生态农场,一路上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山高谷深,植被茂密。走进农场,一群群土鸡就放养在树林中,毛色有白色、黑色、黄麻色,鸡鸣声此起彼伏、在山间回响。 老鸦窝生态农场创办者阳怡林告诉记者,农场内放养的雪峰乌骨鸡是当地特色品种。“该品种自然生长周期在12个月以上,抗病强,毛色鲜艳,体形强壮,肌肉结实,味道鲜美。”阳怡林说,农场所在地海拔超过1000米,地广人稀,没有工业污染,这样的自然环境很利于鸡的生长。 10年前,了解到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阳怡林,就想着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隆回县双赢村落后的面貌。联想到家乡的自然环境适合养鸡,他毅然回到老家创办起老鸦窝生态农场。 一开始,老乡们不理解阳怡林,觉得一个“高材生”读了这么多年书,回来养鸡太浪费了。然而,在阳怡林看来,这并没有浪费,他是用专业知识“喂”起了鸡。比如,将天然放养与科学防疫相结合;山区气候变化多端,有时鸡会出现呼吸道问题,他就配置一些中药材放进鸡的饮用水中;栏舍的设计也根据药理知识作了创新…… 在雪峰山上养鸡10年,阳怡林用自己的坚持和专业知识,带领家乡的雪峰乌骨鸡“飞出”大山。 “创业10年,放养了近100万只鸡,七成是靠电商销售的。”阳怡林介绍,2013年他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雪峰乌骨鸡,近年来销量年增长20%到30%,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养在深山的雪峰乌骨鸡被销往全国各地,48小时内就可到达消费者的餐桌。“最北卖到漠河,最南卖到三亚,复购率50%。” 目前,雪峰乌骨鸡养殖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隆回县副县长贺海飞介绍,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和人才,当地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还与高校合作建成县级乡村振兴学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如今,老鸦窝生态农场的养殖场地超过1000亩,年产雪峰乌骨鸡10万只,产值近800万元,可为在农场工作的农户每年每户增收近5万元。展望未来,阳怡林计划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引乡亲加盟,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 湖南省隆回县双赢村的老鸦窝生态农场放养的鸡(2022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在湖南省隆回县双赢村的老鸦窝生态农场,村民整理鸡舍(2022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01/19 - 慢火车上的年货大集
1月15日,4318次列车即将到达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无人机照片)。 吉林通化至辽宁丹东的4318/7次列车是一辆行驶在东北东部山区的慢火车。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客运段在列车上开办“年货大集”。沿线各村镇的农民不用等到进城,就可在车厢里售卖自家山货。 近年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15项惠民服务举措,包括在特定车次允许山区旅客突破携带品重量限制、开办列车集市等,积极主动为乘车的乡村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月15日,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带着准备售卖的公鸡在候车室休息。 1月15日,4318次列车即将到达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 1月15日,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们带着各种山货准备上车。 1月15日,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一位农民带着自制的糖葫芦准备上车。 1月15日,4318次列车即将到达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 1月15日,在辽宁省凤城市石城站,农民们带着各种山货上车。 1月15日,在4318次列车上,一位农民给旅客购买的猪肉称重。 1月15日,在4318次列车上,农民们展示携带的野菜、山楂干等山货。 1月15日,在4318次列车上,旅客购买各种山货。 1月15日,在4318次列车上,旅客购买各种山货。 1月15日,农民们在凤凰城站下车准备去凤城市卖掉其他山货。
01/19 - 2022年春运启动
1月17日清晨,一列动车组列车驶过北京永定门城楼。 当日,2022年春运启动。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40天。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1月16日晚,动车组列车停靠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上,为即将开始的2022年春运做好准备(无人机照片)。 1月17日,旅客在深圳北站候车。
01/19 - 兰州:动车“体检”迎春运
1月16日,动车组列车停靠在中铁兰州局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上(无人机照片)。 2022年春运启动前夜,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对所内动车组列车进行全方位“体检”,为春运做好准备。 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40天。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1月16日,在中铁兰州局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工作人员检修维护动车组列车。 1月16日,在中铁兰州局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工作人员检修维护动车组列车。 1月16日,在中铁兰州局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工作人员检修维护动车组列车。 1月16日,在中铁兰州局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运用所整备场,工作人员清洗动车组列车。
01/18 - 福建漳州:水仙花俏迎新春
1月16日,在漳州市高新区九湖镇百花村,一名水仙花批发店店主在给水仙花球削叶片。 新春佳节临近,鲜花进入销售旺季。在福建省漳州市,不少市民趁周末前往花卉市场选购,增添节日喜庆气氛。 新华社发(张旭摄) 1月16日,在漳州市高新区九湖镇百花村,消费者在选购花卉。 1月16日,在漳州市高新区九湖镇百花村,花农给花球淋水。 1月16日,在漳州市高新区九湖镇百花村,消费者在挑选雕刻好的花球。
01/18 - 山东青岛:“年宵花节”春意浓
1月16日,顾客在青岛市崂山区枯桃花卉市场“年宵花节”上挑选鲜花。 春节临近,青岛市各大花卉市场鲜花争奇斗艳,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息。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1月16日,顾客在青岛市崂山区枯桃花卉市场“年宵花节”上挑选鲜花。 1月16日,顾客在青岛市崂山区枯桃花卉市场“年宵花节”上挑选鲜花。 1月16日,顾客在青岛市崂山区枯桃花卉市场“年宵花节”上挑选鲜花。
01/18 - 隆冬探访东北虎
1月15日,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东北虎在雪地上休息。 隆冬时节,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东北虎已换上越冬的厚毛,在雪地上四处游走。工作人员给它们增加了投食量,帮助它们抵御低温。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01/18 - 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开幕
1月15日,观众在龙庆峡观看冰雕。 当日,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延庆区龙庆峡开幕。龙庆峡冰灯冰雪季以“与冬奥同时,与中国同步”为主题,分为彩灯展区、冰灯展区及娱乐区三大区域。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01/18 - 冰城企鹅开启“溜达”之旅
1月15日,哈尔滨极地公园的企鹅在户外“溜达”。 当日,哈尔滨极地公园的几只企鹅正式外出活动,在极地广场上和游客一起“玩冰乐雪”。据介绍,只要天气情况符合企鹅外出要求,这几只企鹅将在周末与游客见面。 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01/18 - 高原鹤影
日出时分,黑颈鹤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1月14日摄)。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农历九月都有大量黑颈鹤飞到保护区过冬。近年来,保护区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为黑颈鹤搭建环境良好的“越冬乐园”。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这是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1月14日摄)。 这是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1月14日摄)。 日出时分,黑颈鹤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1月14日摄)。 这是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1月14日摄)。 这是在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1月13日摄)。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