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社区里的“银发暖流”
  • 发布日期:2025-7-30 10:06:16
  • 发布人: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纤维街道瓦房社区的居民们常常被一幕幕暖心场景打动:一群鬓角染霜的老党员穿梭在街巷、田间地头,用忙碌的身影为社区注入满满正能量。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土豆要是没人收,可就全烂在地里了!”在毛纺楼居民闫某家的农田里,看着堆放整齐的土豆,闫某和老伴儿眼含热泪,紧紧握住老党员李玉明的手。闫某的老伴儿因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同住一个社区的宋某也因腰骨错位无法劳作,眼看地里的土豆到了收获季,两位老人急得寝食难安。

李玉明得知情况后,立即在社区老党员群里发起倡议。第二天一早,由李玉明、张仁忠等老党员和热心邻居组成的“银发助农小队”来到田间。刨土、捡土豆、装箱……大家分工协作,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经过一上午的劳作,两户居民的土豆全部采收完毕,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除了化身“助农能手”,这些老党员还是社区里公认的“万能维修工”。毛纺楼设施老化问题频发,而老党员们总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水管破裂,他们带着工具仔细检修、更换零件;楼顶防水层铁片损坏,他们爬上天台修缮,还不忘提醒居民绕行避险;下水堵塞导致屋内返污水,他们不顾异味,拿着铁钩、铁锹带头疏通;就连小区损坏的垃圾桶,他们也能化身“焊接工”,拿起焊枪修补完好。

如今,在瓦房社区,老党员们的奉献精神已悄然感染了更多人,邻里互助的氛围愈发浓厚。老党员用实干与担当照亮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之路,成为居民心中最温暖的存在。

记者:张津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