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东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正式启动,本届读书节以“书香丹东——阅读新时代 决胜筑华章”为主题,将持续推进“书香丹东”建设,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气,以文化人,凝心聚魂,以阅读之力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本报以读书节启动为契机,采访了丹东市六纬路小学校长孙家伟,听听他为书香丹东建设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记者:孙校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们了解到,丹东市六纬路小学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成绩斐然,能否谈谈学校最初是如何确立“书香校园建设”这一发展方向的?
孙家伟:丹东市六纬路小学始建于1962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以及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书香启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指引。进入新时代,我们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着眼,在传承中创新办学模式,致力于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整合,而阅读正是其中重要的纽带,因此我们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打造一所充满文化气息、师生幸福成长的品牌学校。
记者: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构建了哪些特色课程体系来保障阅读活动的开展呢?
孙家伟:我们构建了以“大语文”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特色课程体系。在国学教育方面,确立了以四条主线和五大文化为框架的体系,开发出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体验课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优秀传统文化社团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在整本书阅读上,构建起“三翼一体”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架构。以多种课程内容、多样课型设计,如导读课、推进课、汇报课,以及多元评价体系筑牢阅读根基,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这些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为学生营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学习环境。
记者:除了课程体系,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的?
孙家伟:我们将阅读融入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每天清晨,孩子们都会在朗朗的晨读书声中开启美好的一天;中午,在老师的带领下畅游书海;下午校本课,通过导读课、推进课、汇报课,老师与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此外,学校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自1999年举办第一届金钥匙读书节至今,每年一届的读书节已成为孩子们最欢乐的节日。通过这些活动,让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生活方式,真正让读书成为伴随每一个六纬人一生的习惯。
记者:目前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众多荣誉,您认为这些成果的取得,关键因素有哪些?
孙家伟:首先,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积极参与课程研发、阅读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不断汲取知识。其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同时,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方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活动形式,让阅读真正落地生根,也是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
记者:对于未来书香校园建设,学校还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目标?
孙家伟: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书香校园”的理念,以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砥砺前行。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紧跟教育发展趋势,不断丰富阅读课程内容和形式,让课程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学校、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入更多优质阅读资源。我们还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平台,让阅读更加便捷、高效。最终目标是让六纬路小学的每一位师生都能在书香的浸润下,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记者:周晓明